基于RS和GIS的近代黄河三角洲滩涂变化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勇 [1 ,2 ]
黄海军 [1 ]
刘艳霞 [1 ]
严立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滩涂; 遥感; 图像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748 [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1404 ; 0824 ;
摘要
黄河携带泥沙入海不断淤积而形成丰富的滩涂是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掌握滩涂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对合理开发滩涂,加强滩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选取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ETM+影像,利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监督、目视判读分类方法,提取了两个时期内不同行政区域和不同自然岸段的黄河三角洲滩涂信息。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分析了滩涂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得出1989~2000年间,黄河三角洲中潮位滩涂主要向林草地(15.9%)、海域(12%)、其他用地(7%,含已围待用地)和养殖、盐田用地(6.3%)等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同时又有36.5%的海域、6.5%的水域和2.5%的林草地转化为滩涂;而总体上滩涂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为246.42 km2。海洋动力作用、黄河断流、人类活动是致使滩涂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RS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分类监测研究 [J].
樊彦国 ;
张磊 ;
孙元芳 ;
武腾腾 ;
朱浩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01) :45-49
[2]   基于遥感和GIS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岸线变迁及发育演变研究 [J].
薛允传 ;
马圣媛 ;
周成虎 .
海洋科学, 2009, 33 (05) :36-40
[3]   基于光谱与纹理特征融合的滩涂信息提取方法 [J].
付军 ;
谷东起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05) :405-408
[4]   黄河三角洲潮滩潮沟近期变化遥感监测 [J].
黄海军 ;
樊辉 .
地理学报, 2004, (05) :723-730
[5]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J].
关元秀 ;
刘高焕 .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2) :19-22+33
[6]   黄河三角洲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陈红莉 ;
肖素君 ;
程义吉 ;
王敏 .
海岸工程, 2000, (04) :59-64
[7]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环境的恶性影响 [J].
叶青超 .
地理学报, 1998, (05) :3-10+99
[8]  
滩涂的可持续利用[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裘江海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