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及其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被引:6
作者
李景贵
郑建京
刘文汇
陈国俊
孟自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烃源岩; 原油; 油源对比;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2.023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四口井 (库南 1井 ,轮南 4 6井 ,塔中 12井和塔参 1井 )寒武 -奥陶系 12个碳酸盐岩烃源岩 (泥灰岩 ,泥质灰岩和云岩 )岩芯样品抽提物芳烃组分中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组成和丰度变化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 :Ⅰ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型 ;Ⅱ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三甲基芴混合物型 ;Ⅲ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型。研究的塔北、塔中隆起 11个海相油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分布类型均为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型 ,和海相烃源岩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第Ⅲ种分布类型完全相同。据此推断 :塔北隆起 8个海相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塔北轮南地区下奥陶统 ;塔中隆起 3个海相油可能来源于塔中地区中 -上奥陶统。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下古生界海相原油之中蜡的成因分析----干酪根PY-GC分析提供的证据 [J].
黄第藩,赵孟军 .
沉积学报, 1996, (02) :13-22
[2]  
Biological and molecualr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dinoflagellate ancestors in the Upper Sinian-Cambrian .2 Zhang S,Moldowan J M,Bian L,et al. Acta Geologica Sinica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