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44
作者
展争艳
李小刚
张德罡
王哲锋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3]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
关键词
人工草地; 高山草原土壤; 有机碳; 土壤结构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高山草原带选择了围栏草地、一年生人工草地(先围栏草地后开垦种植燕麦草)和多年生人工草地(先围栏草地后开垦种植多年生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三种利用方式,就人工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结构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牧区,开垦自然植被分别种植一年生燕麦草20多年和种植多年生禾草7年以后与围栏草地相比较,0-3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平均降低了27.7% 和8.5%,土壤结构的稳定性(MWD)分别平均降低了46.9%和42.6%。同时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显著增加, 土壤孔隙度显著降低。在高寒牧区开垦自然植被建植人工草地情况下,土壤结构性质的恶化与有机碳(质)含量的降低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土壤学报, 2004, (04) :544-552
[2]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J].
王树青 ;
张起荣 ;
马苍 .
草业科学, 2003, (06) :7-8
[3]   农牧交错带土壤磷素动态研究 [J].
吴荣贵 ;
林葆 ;
H.Tiessen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2) :131-138
[4]   西部高寒地区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J].
张自和 ;
郭正刚 ;
吴素琴 .
草业学报, 2002, (03) :29-33
[5]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李青云 ;
施建军 ;
董全民 .
草业科学, 2002, (09) :1-5
[6]   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J].
李小刚 ;
崔志军 ;
王玲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21-428
[7]   新疆草地资源的劣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J].
赵万羽 .
草业科学, 2002, (02) :19-22
[8]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 [J].
赛胜宝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04) :34-39
[9]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
[10]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