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中平流层环流及化学成分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毅 [1 ]
刘传熙 [1 ,2 ]
陆春晖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爆发性增温; 极涡; 行星波; 臭氧;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 [大气性质及大气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气象分析场、欧洲空间局ENVISAT/MIPAS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平/对流层大气化学输送模式MOZART-3综合分析了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事件对于平流层大气环流、物质输送以及对流层顶附近臭氧通量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本次增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平流层极涡从高层向下逐层分裂,增温效应作用到大气较低层,当纬向东风形成并维持后极涡又自上向下逐层恢复;②SSW过程前后行星波活动频繁,有长时间多次的上传,且以1波作用为主,2波对其进行补充;③在θ-PVLAT坐标中分析发现SSW扰动过程中平流层中存在一对向极、向下的传播模态,相应的对流层中有一向赤道的传播模态,不同符号的纬向风、温度异常信号沿这两个模态传播,且上、下层传播模态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④增温过程中行星波活动引起的向极输送以及极区垂直运动的变化,共同影响了平流层的物质输送过程,从而导致北半球平流层N2O、O3、CH4、H2O等微量气体成分的垂直、水平分布发生显著变化;⑤增温过程中活跃的行星波可以造成平流层Brewer-Dobson环流增强,同时导致高纬度地区(60~90°N)穿越对流层顶的臭氧通量(Cross-Tropopause Ozone Flux,CTOF)显著增强,与行星波相联系的等熵物质运动引起"middleworld"区域内向赤道的臭氧通量也有所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期间极地平流层甲烷、水汽的演变特征 [J].
刘传熙 ;
王海平 ;
刘毅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4) :425-433
[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行星波的活动 [J].
邓淑梅 ;
陈月娟 ;
陈权亮 ;
毕云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36-1248
[3]  
Geophysical validation of MIPAS-ENVISAT operational ozone data[J] . ortesi U.,Lambert J. C.,De Clercq C.,Bianchini G.,Blumenstock T.,Bracher A.,Castelli E.,Catoire V.,Chance K. V.,De Mazière M.,Demoulin P.,Godin-Beekmann S.,Jones N.,Jucks K.,Keim C.,Kerzenmacher T.,Kuellmann H.,Kuttippurath J.,Iarlori M.,Liu G. Y.,Liu Y.,McDermid I. S.,Meijer Y. J.,Mencaraglia F.,Mikuteit S.,Oelhaf H.,Piccolo C.,Pirre M.,Raspollini P.,Ravegnani F.,Reburn W. J.,Redaelli G.,Remedios J. J.,Sembhi H.,Smale D.,Steck
[4]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ATOMIC MOLECULES IN THE ATMOSPHERE [J].
DOBSON, GMB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1956, 236 (1205) :18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