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资源和气候系统影响下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凯 [1 ]
韩永翔 [1 ]
张勃 [2 ]
郝建秀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恶化; 水资源系统; 气候系统; 虚拟水战略; 黑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沙化加剧,绿洲萎缩;河水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水分条件是导致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和严重程度。因此,保护黑河流域本已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从研究水问题入手。除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普及节水意识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水问题研究思路,实行虚拟水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3+173 +1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额济纳生态环境退化及成因分析 [J].
苏永红 ;
冯起 ;
吕世华 ;
张艳武 ;
司建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64-270
[2]   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 [J].
齐善忠 ;
王涛 ;
罗芳 ;
罗万银 ;
郭坚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30-37
[3]   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曹玲 ;
窦永祥 ;
张德玉 .
干旱气象, 2003, (04) :45-49
[4]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存杰 ;
高学杰 ;
赵红岩 .
冰川冻土, 2003, (02) :157-164
[5]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丁宏伟 ;
张荷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91-697
[6]   黑河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水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效应 [J].
刘少玉 ;
卢耀如 ;
程旭学 ;
杨振京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4) :90-96
[7]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地区为例 [J].
王浩 ;
王建华 ;
陈明 .
中国水利, 2002, (10) :140-144
[8]   干旱区内陆平原地下水持续下降及引起的环境问题——以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3) :71-75
[9]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J].
任建华 ;
李万寿 ;
张婕 .
干旱区研究, 2002, (01) :18-22
[10]   张掖地区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J].
金博文 ;
赵军 ;
周天贇 ;
朱晓辉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2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