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技术的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爱农
周万村
李发斌
马泽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3] 四川
关键词
空间技术; 岷江上游; 土地利用; 空间分布;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5.06.011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要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岷江上游地表覆被是重要的切入点。本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技术研究了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详细分析了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对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县域土地利用水平的差异,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以及资源和环境状况,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规划的优化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期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J].
李新琪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15-119
[2]   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岷江上游1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J].
李爱农 ;
周万村 ;
江晓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153-156
[3]   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利用垂直分异研究 [J].
王宏志 ;
李仁东 ;
毋河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31-535
[4]   基于RS和GIS的岷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初步研究 [J].
马超飞 ;
马建文 ;
哈斯巴干 ;
韩秀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20-24
[5]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西部土地利用程度分区 [J].
王秀红 ;
何书金 ;
张镱锂 ;
罗明 .
地理研究, 2001, (06) :731-738
[6]   伊克昭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J].
阿如罕 ;
李百岁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9, (S1) :62-65
[7]   地块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与方法探讨——以陕北安塞纸坊沟为例 [J].
张晓萍 ;
焦锋 ;
李锐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5) :29-33
[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环境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陈克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542-544
[9]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
[10]   岷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J].
郭永明,汤宗祥 .
山地研究, 1995, (04) :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