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

被引:35
作者
何春年 [1 ,2 ]
彭勇 [1 ,2 ]
肖伟 [1 ,2 ]
李旻辉 [3 ]
崔占虎 [3 ]
闫英 [4 ]
肖培根 [1 ,2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2]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 包头医学院
[4] 内蒙古医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芩茶; 别样茶; 应用现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D O I
10.13313/j.issn.1673-4890.2011.06.005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我国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中的黄芩茶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探讨。黄芩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促消化等作用,其原植物来源主要为唇形科黄芩属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并头黄芩(S.scordifolia Fisch)、粘毛黄芩(S.viscidula Bunge)和滇黄芩(S.amoena C.H.Wright)的地上部分经加工而成;黄芩茶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其饮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对黄芩茶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还对黄芩茶的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19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J].
巩江 ;
倪士峰 ;
刘阳子 ;
王仲孚 ;
王义潮 ;
章晓凤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2) :15844-15845
[2]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清刺激的VSMCs增殖的影响[J]. 罗雪磊,周晓霞,苏佩清,朱网娣.中国中药杂志. 2009(21)
[3]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J].
杨鹤松 ;
刘艳华 ;
邓淑华 .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 26 (03) :275-276
[4]  
人工种植黄芩根、茎、叶、花、种子中营养元素的光谱分析[J]. 生吉萍,陈海荣,申琳.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2)
[5]   黄芩茎叶总黄酮治疗2型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J].
刘智 ;
周晓霞 ;
苏佩清 ;
朱网娣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 20 (01) :5-7
[6]  
人工种植黄芩与野生黄芩叶中Se含量及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 生吉萍,陈海荣,申琳.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1)
[7]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LA795小鼠肺腺癌的抑制作用 [J].
杨鹤松 .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 (04) :439-439
[8]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永平 ;
周晓慧 ;
杨鹤梅 ;
龚明玉 .
天津医药, 2008, (11) :885-887
[9]   黄芩茶及黄芩种植技术 [J].
李积 .
内蒙古林业, 2008, (09) :33-33
[10]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尤翠兰 ;
苏佩清 ;
周晓霞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09) :1064-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