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赤潮及其毒素的产生机制及夜光藻氮代谢途径

被引:10
作者
周成旭
吴玉霖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 不详
[3] 不详
关键词
甲藻; 赤潮; 毒素; 夜光藻; 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80-90年代国内外有关资料,从甲藻分类、甲藻室内培养、甲藻毒素及其生物合成四个方面,综合评述甲藻赤潮及其毒素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对夜光藻赤潮的产生与调控机理模型提出一种理论假说,这一假说的验证将为全面阐明夜光藻生活史及赤潮成因和机理提供分子水平的框架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54 / 4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夜光藻的繁殖
    周成旭
    吴玉霖
    [J].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 162 - 164+234
  • [2] 夜光藻的室内培养
    吴玉霖
    周成旭
    张永山
    [J].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 165 - 167
  • [3] 夜光藻的营养动力学
    周成旭
    吴玉霖
    邹景忠
    [J].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 152 - 157
  • [4] 长江口赤潮多发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赤潮发生过程分析
    蒋晓山
    洪君超
    王桂兰
    黄秀清
    吕颂辉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2, (03) : 134 - 139
  • [5] 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初步探讨
    邹景忠
    董丽萍
    秦保平
    [J].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2) : 41 - 54
  • [6] ANISOGAMY IN THE DINOFLAGELLATE NOCTILUCA
    SCHNEPF, E
    DREBES, G
    [J]. HELGOLANDER MEERESUNTERSUCHUNGEN, 1993, 47 (03): : 265 -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