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流与油气的共生关系

被引:28
作者
邓运华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关键词
河流; 含油气盆地; 沉积岩; 有机质; 烃源岩; 共生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质历史时期湖盆和海盆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83%,但含油气面积却很少;并且有的盆地含油气,有的盆地不含油气;有些盆地富油气,有些盆地贫油气。沉积岩中有机质数量决定了油气的生成量,也就决定了盆地的油气富集程度。营养物质是有机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石炭纪以后河流是全球含油气盆地中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中国中—新生代湖盆周围河流发育,其内营养物质丰富,有机物的生长和保存主要取决于湖盆的沉积和沉降速率,欠补偿沉积湖盆的烃源条件好,过补偿沉积的烃源条件差。中国新生代海相沉积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新生代海相烃源岩与河流关系密切,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均位于大型河流前缘(三角洲内),寻找新生代河流及对应海相三角洲是"定源"的有效途径。在全球,晚古生代—中生代富含油气盆地大部分与河流—三角洲—湖泊体系或河流—三角洲—海湾体系密切相关,而新生代富含油气盆地绝大部分也与河流—三角洲—湖泊体系或河流—三角洲—海湾体系相共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试论中国近海两个坳陷带油气地质差异性 [J].
邓运华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8
[2]   中国中、低丰度大油气田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王红军 ;
王兆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41-650
[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及北部油气成因 [J].
傅宁 ;
米立军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3) :32-38
[4]   南海莺—琼盆地煤型气的鉴别标志及气源判识 [J].
董伟良 ;
黄保家 .
天然气工业, 2000, (01) :23-27
[5]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胡见义等著, 1991
[6]  
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甘克文编, 1982
[7]  
地史学教程[M]. 地质出版社 , 王鸿祯等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