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

被引:40
作者
张华
李锋瑞
张铜会
YasuhitoShirato
李玉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NationalInstituteforAgro-environmentalSciences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4] 兰州
[5] Tsukuba-
[6] Ibaraki
[7] Japan
关键词
粒度组成; 植被盖度; 风沙流结构; 输沙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2.02.006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 4种不同下垫面 0~ 2 0 cm气流层的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研究表明 :(1 )不同退化沙地在总输沙量及各层输沙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 5月 1 5日的测定中 ,流动沙地的总输沙量是 83 .1g/ cm2 .h,分别是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的 2 .1倍、9.2倍和 33 .9倍 ;而在 5月 1 5日的测定中 ,流动沙地的总输沙量 1 0 5.7g/ cm2 .h,分别是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的 5.6倍、1 4.1倍和 75.6倍。(2 )总输沙量的 60以上分布在 1 0cm的高度内 ,随高度的增加 ,输沙量呈负指数函数下降。(3)风蚀物中粗粒 (粒径 1 .0~ 0 .5mm )与极细颗粒 (粒径0 .1~ 0 .0 5mm)和粉、粘粒 (<0 .0 5mm)的含量均很低 ,而细颗粒 (粒径 0 .2 5~ 0 .1 mm)的含量很高 ,占风蚀物的73 %~ 91 %,说明近地表层沙粒的运动以跃移为主。随高度的增加 ,风蚀物中中颗粒 (粒径 0 .5~ 0 .2 5mm)的含量下降 ,而极细颗粒和粉、粘粒含量增加 ,但其增幅因下垫面不同而异。(4) 0~ 2 0 cm总输沙量及各层输沙量与植被盖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植株高度、地表紧实度和地表粗糙度长度呈微弱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28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河北坝上高原土壤风蚀物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J].
哈斯 .
中国沙漠, 1997, (01) :11-16
[2]   风沙流结构的研究 [J].
马世威 .
中国沙漠, 1988, (03) :11-25
[3]  
沙坡头地区风沙流的基本特征及其防治效应的初步观测[J]. 邹本功,丛自立,刘世建.中国沙漠. 1981(00)
[4]  
风沙地貌学[M]. 科学出版社 , 吴正编著, 1987
[5]  
沙地风蚀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沙堆防止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苏)兹纳门斯基,А.И.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