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草复合型草地水土保持功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10
作者
许岳飞 [1 ]
毕玉芬 [1 ]
金晶炜 [2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退化山地; 灌草复合型草地; 水土保持; 经济效益;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6.031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2005~2007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云南永胜县退化山地上建植了灌草复合型草地,分析结果表明,灌草复合型种植模式纯利润、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等的关系大小排序为:"灌+草+藤">"灌+灌">"灌">"草+藤">"草+草">"草">"退化山地荒草坡"。其中"灌+草+藤"模式中的"木豆+非洲狗尾草+高羊茅+大翼豆+白三叶+杂三叶"为最优模式,其纯利润为5 749.8元/(hm2.a),经济产投比242.8%,土地生产率9 469.8元/(hm2.a)。该模式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有效地改变了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比值,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变水分有效利用方式,提高土壤稳定性。因此,该模式是一种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生态治理模式,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山地恢复与重建的科学种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74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苦丁茶水土保持功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J].
张正海 ;
方向京 ;
孟广涛 ;
李贵祥 ;
柴勇 ;
毛瑢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6) :215-217
[2]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经济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
何璐 ;
段曰汤 ;
沙毓沧 ;
罗敬萍 ;
瞿文林 ;
马开华 ;
张德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6-19
[3]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王道杰 ;
崔鹏 ;
朱波 ;
王玉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95-98
[4]   龙须草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J].
黄宇 ;
邹冬生 ;
王华 .
土壤通报, 2003, (05) :409-413
[5]   横断山——云南高原干热河谷形成原因研究 [J].
何永彬 ;
卢培泽 ;
朱彤 .
资源科学, 2000, (05) :69-72
[6]   黄土高原人工林小老树成因分析 [J].
韩蕊莲 ;
侯庆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4) :107-111
[7]   马尾松水土保持林水文功能计量研究──Ⅰ.林冠截留与土壤贮水能力 [J].
曾思齐,佘济云,肖育檀,吕勇,邓湘文,唐代生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6, (03) :1-8
[8]   林地土壤孔隙的贮水性能分析 [J].
吴长文,王礼先 .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01) :76-79
[9]  
恢复生态学.[M].孙书存;包维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李建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