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区域格局及变化

被引:12
作者
于涛方 [1 ,2 ,3 ]
李娜 [4 ]
吴志强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4]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巨型城市地区; 多中心结构; 核心-边缘结构; 就业; 人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珠三角大城市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2005年分县(市、区)1%人口调查数据和五普分县(市、区)人口资料,对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当前区域格局,包括空间格局、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并对2000年以来的区域变迁特征进行解析,其主要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聚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体上而言,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核心-外围-边缘"三大地带空间格局依然显著。核心地带主要是分布在珠江口两岸,即传统的都市连绵区:外围地带则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沿海地区:边缘地带则主要是广东省内陆地区。②在三大地带格局基础上,珠三角地区仍显示出一定的"多中心结构"特征:③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区域趋向总体而言呈现"核心-边缘强化"特征。多中心化态势虽有进展,但不显著,且主要集中在濒临连绵区和沿海的外围地带内,边缘地带则相对而言愈加"边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 [J].
顾朝林 ;
张敏 ;
张成 ;
张晓明 ;
汪淳 ;
陈璐 .
地理科学, 2007, (01) :1-8
[2]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 [J].
张晓明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25-1036
[3]   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 [J].
于涛方 ;
吴志强 .
城市规划, 2006, (09) :36-41
[4]   “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于涛方 ;
吴志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2) :4-11
[5]   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 [J].
吴良镛 .
城市规划, 2003, (02) :12-16+60
[6]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 [J].
宁越敏 ;
施倩 ;
查志强 .
城市规划, 1998, (01) :15-19+31
[7]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J].
阎小培 ;
郭建国 ;
胡宇冰 .
地理研究, 1997, (02) :23-30
[8]   外资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J].
薛凤旋 ;
杨春 .
地理学报, 1997, (03) :3-16
[9]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 [J].
许学强,周春山 .
城市问题, 1994, (03) :3-6+24
[10]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胡序威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