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嘎金矿主要控矿因素与激电法找金效果

被引:15
作者
吴国学
李守义
任云生
陈国华
王永祥
吕志刚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控矿因素; 激电法找金; 极化体;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2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乌拉嘎金矿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破碎带及裂隙带、斜长花岗斑岩体和老基底变质杂岩.其中构造破碎带是最主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与含金玉髓状石英细脉或细网脉、黄铁一白铁矿脉和碳酸盐脉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含金热液脉体的形态产状受构造破碎带和裂隙带控制,经过多期次叠加,往往造成矿化的进一步富集.矿体呈脉状、复脉状、扁豆状等形态.上述特点为该区电法找金提供了先决条件.金矿石是本区主要极化体.在乌拉嘎金矿区的张才沟靶区获得低阻高极化和高阻高极化异常,可望找到含金石英脉及含矿破碎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248 / 12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激发极化法方法技术指南.[M].李金铭主编;.地质出版社.2004,
[2]   岩石电学性质实验研究方向展望 [J].
韩学辉 ;
匡立春 ;
何亿成 ;
陶果 ;
柯式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2) :348-356
[3]   地质找矿过程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 [J].
高淑芳 ;
崔军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1) :97-103
[4]   如何开展老矿山后备资源的寻找与定位预测——工作程序与实例分析 [J].
刘红涛 ;
杨秀瑛 ;
刘建明 ;
曾庆栋 ;
于昌明 ;
叶杰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3) :573-582
[5]   金平白马寨铜镍矿床地球物理成矿预测模式 [J].
宋立军 ;
朱杰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1) :186-190
[6]   电法在寻找隐伏金属矿方面的定位预测作用附视频 [J].
黄力军 ;
刘瑞德 ;
陆桂福 ;
杨冠鼎 .
物探与化探, 2004, (01) :49-52
[7]   四川呷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式 [J].
吕庆田 ;
侯增谦 ;
赵金花 ;
吴凤翔 ;
黄力军 .
矿床地质, 2001, (04) :313-322
[8]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山东百里店地区找寻隐伏金矿中的应用 [J].
郝天珧 ;
江为为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S1) :40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