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

被引:15
作者
安介生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关键词
走西口; 山西移民; 归化土默特地区; 移民文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清代长城内外的统一与和睦 ,为广大山西平民走出“西口”,参与塞外农业开发创造了条件。在归化土默特地区的汉族居民中 ,山西移民所占比例最高 ,数以万计的山西移民来到这一地区 ,为当地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使这一地区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特征 ,在风俗、戏剧、语言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从文化地理的角度上看 ,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可谓山西文化区向北延伸 ,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亚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内蒙古晋语的语法特点 [J].
邢向东 .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1) :52-58
[2]   明清土默特蒙古地区社会文化风貌的变化 [J].
肖瑞玲 .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4) :48-56
[3]   清代直隶山西口外地区农垦述略 [J].
李辅斌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 (01) :211-226
[4]   内蒙古自治区汉语方音概况(一) [J].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3, (02) :115-119
[5]   内蒙古萨拉齐汉语方言词汇一瞥 [J].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3, (02) :121-128
[6]   内蒙西部汉语方言构词法中一些特殊现象 [J].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2,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