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塔里木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61
作者:
冯增昭
[1
]
鲍志东
[1
]
吴茂炳
[1
]
金振奎
[1
]
时晓章
[1
]
骆艾荣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塔里木地区;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一文的延续。塔里木地区是以当今的塔里木盆地为主体并包括其周边山地的广大地区,其范围北至中天山,南至西昆仑山,西至我国国界,东至阿尔金山,面积逾100万km2。在98个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各种单因素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塔里木地区奥陶系下奥陶统两河口阶和红花园阶、中奥陶统大湾阶和牯牛潭阶、上奥陶统庙坡阶、上奥陶统宝塔阶、上奥陶统临湘阶和五峰阶5个作图单位的各种单因素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相应的5个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的最主要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及定量单因素图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塔里木地区还是首次出现。在早奥陶世两河口期和红花园期,塔里木地区主要是碳酸盐岩台地,其中散布着各种滩。其北部为南天山盆地,东部为塔东盆地,南部为西昆仑台地,其东侧为东昆仑台地和柴达木台地。无陆地和云坪,盆地面积相当大。这与该地区寒武纪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大不相同。这表明早奥陶世的海进比寒武纪的更甚了。中奥陶世大湾期和牯牛潭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与两河口期和红花园期相似,但南天山盆地西部扩大了,从而形成了柯坪盆地。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庙坡期的古地理面貌与大湾期和牯牛潭期相似,但滩少了,这标志着海进又发展了且可能达到了盛期。至宝塔期,在塔里木台地的东南部,碎屑岩发育,这是塔里木碳酸盐岩台地向碎屑岩台地变化的预兆,是海退的标志。到晚奥陶世的临湘期和五峰期,塔里木台地基本上变成了1个碎屑岩台地。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这标志着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的终结。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60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