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qua/CERES反演的云参量估算西北区降水效率和人工增雨潜力

被引:22
作者
陈乾
陈添宇
张鸿
机构
[1]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中国西北区; 云水路径; 冰水路径; 降水效率; 人工增雨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美国NASA Langley研究中心提供的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单个卫星视场大气顶/地面通量和云(SSF)的Aqua卫星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的云水路径和冰水路径资料,分析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效率和人工增雨潜力。选取天山、祁连山、南疆沙漠和东南部季风区4片有代表性的地域,按该资料的云分类,分别计算低层云和高层云区域月平均值,结合相应时期和地区的降水量,分析不同云层与月降水量的相关。结果表明,西部干旱区降水与高层云相关较好,而东南部季风区则与低层云相关好。整个西北区以低云的云水路径与降水量相关系数最高,平均R2=0.8459。定义月降水效率为月平均降水强度(mm/h)除以总的云水路径,结果表明,不论低层云或高层云的降水效率都是东南部季风区最大,祁连山区略大于天山区,南疆沙漠最小。其年变化低层云除南疆7月最高外,其余地区8月最高。高层云的降水效率东南部季风区8月最大,其余3片7月最高。取(LWP/IWP-C)×LWP作为人工降水最大可能增(减)雨的度量,则4片中祁连山区最大,其次是天山,东南部季风区最小,年平均为负值。人工增雨潜力的年变化表明,高层云的峰值A区和C区在8月,D区则在9月,其余峰值均出现在6或7月。本文重点研究天山、祁连山区地形云人工增雨潜力,为今后人工增雨(雪),开发山区云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陈勇航
    黄建平
    王天河
    金宏春
    葛觐铭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 717 - 727+862
  • [2] 甘肃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的水资源问题
    康尔泗
    李新
    张济世
    胡兴林
    [J]. 冰川冻土, 2004, (06) : 657 - 667
  • [3]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M]. 气象出版社 ,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 2005
  • [4]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与展望[M]. 气象出版社 , 李大山主编, 2002
  • [5] Release 2.2.Atmospher-ic sciences competency .2 G reen R,W ielick i B A.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