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

被引:36
作者
应星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质性方法; 根植性; 限制性; 概念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3 [社会学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从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变性和中国底层社会的复杂性分析了质性研究方法的根植性所在,然后揭示了质性研究方法可能面临的种种陷阱和限制,最后讨论了质性研究方法贡献概念的三种方式的利弊。通过对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意图推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紧密结合,克服对"唯方法论主义"的迷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 韦伯 (Weber;M.) ; 著.商务印书馆.2013,
  • [2] “气”与抗争政治.[M].应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 [3]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4] 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M].(美) 斯皮瓦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5]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6] 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叶启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7] 尼采的幽灵.[M].汪民安;陈永国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8] 清华社会学评论.[M].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鹭江出版社.2000,
  • [9]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 [10] 学术与政治.[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