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移、路径创新与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显君 [1 ]
庞丽 [2 ]
徐可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价值转移; 路径创新; 竞争优势; 汽车企业;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汽车产业"集体迷失"、"大弱小强"等特殊竞争现象。本文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形成机制。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提出若干假设;采用我国汽车企业大样本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等定量方法,检验了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路径创新的组合与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并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子;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对路径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的正向作用显著;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耦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而必须有效选择创新组合,其前提是建立产业价值转移的搜索预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5+164 +1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南汽并购罗孚经验及一般启示 [J].
于开乐 ;
王铁民 .
管理世界, 2008, (04) :150-159+166
[2]   中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突破机制探讨 [J].
李显君 ;
庞丽 .
科学学研究, 2008, (01) :110-114
[3]   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及路径突破 [J].
李显君 .
苏南科技开发, 2006, (12) :43-44
[4]   自主创新是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然选择 [J].
邵奇惠 .
汽车工业研究, 2006, (01) :2-5
[5]   吉利造车现象——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 [J].
梅永红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1-10
[6]   我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战略选择 [J].
高旭东 ;
高蔚卿 .
科技和产业, 2004, (10) :1-6
[7]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要走自主开发的正确道路——“奇瑞”的成就及其启示 [J].
金履忠 .
宏观经济研究, 2004, (09) :10-12
[8]   哈飞之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产品开发的典范 [J].
路风 .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4, (06) :43-47
[9]   发展我国自主汽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J].
李京文 ;
姚蔚 .
中国软科学, 2004, (05) :5-10
[10]   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 [J].
路风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4)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