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循环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马寨璞
赵建华
康现江
井爱芹
机构
[1]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白洋淀; 环境保护; 环流; 风应力;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4 [沼泽];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在理想假设下,利用MITgcm模式研究了风对白洋淀内水体循环流动的影响。研究指出:(1)风应力可看作是水体循环的主要驱动力;(2)在风应力的作用下,水体表层的流动主方向与风的方向一致,下层水体的流动方向与表层方向相逆或近似相逆;(3)表层以下水体流动复杂,次表层水平流动有明显的双漩涡结构;(4)淀底地形对水体垂向流动影响很大,垂向速度变化复杂,垂向上有双涡流动现象,靠近岸边多有上升流和下降流;(5)淀内水体流动沿着水平和垂向两个方向流动,在冬季和夏季流向相反。在分析以上流动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流动对各个不同子区域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I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体区域,该区域内的水体污染物自成系统,与外界交换较少。而对A、B、C、D四个区域内的污染物分布等要统一考虑,四个区域内的水体交换,可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E、F区域内的水体流动受到上述A、B、C、D四区内双涡流动的影响,但在这两个区域靠近岸边有强烈的上升流和下降流,有可能使得污染物的分布更加复杂。G、H水深很浅,水流速度缓慢,受到污染后污染物不易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保护对策 [J].
张素珍 .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 :40-41+44
[2]   白洋淀污染机理及防治探讨 [J].
张芸 ;
王秀兰 ;
李兵 .
水资源保护, 1999, (04) :29-32
[3]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J].
冯建社 .
重庆环境科学, 1999, (05) :33-35
[4]   白洋淀水体、底泥及鲫鱼体内DDT、BHC污染状况研究 [J].
窦薇 ;
赵忠宪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3) :86-90
[5]   白洋淀功能区划分原则 [J].
赵英魁,张秀清,马大明,张玉田 .
环境科学, 1995, (S1) :40-41+46
[6]   府河-白洋淀水及沉积物的污染研究 [J].
毛美洲 ;
刘子慧 ;
董惠茹 .
环境科学, 1995, (S1) :1-3+6
[7]   白洋淀水生植被 [J].
田玉梅,张义科,张雪松 .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59-66
[8]  
Global organochlorine contamination trends: an overview .2 Loganathan BG,Kannan K. Ambio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