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周期的发展看国际分工的重组和变化——对美国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新思考

被引:2
作者
齐俊妍
陈漓高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2]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长周期; 创新; 成本竞争;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4.12.001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50年一个循环的长周期本质上可以说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这样的周期分为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在周期的繁荣阶段,创新占主导地位;在周期的衰退阶段,成本竞争成为主要特征。本文从长周期的发展角度说明了不同国家的创新活动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并分别以美国二战至今的经济波动和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此次经济衰退以及东南亚国家曾创造的经济奇迹和1997年金融危机为例,说明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在长周期中的不同表现。最后指出,要避免经济衰退的发生,无论是先进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应注重技术创新。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赶超意义。对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注重技术创新,以便能够充分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经济长波与创新.[M].(荷)杜因(Duijn;J.J.Van)著;刘守英;罗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2]  
世界经济展望.[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3]  
国际技术经济比较.[M].李京文;方汉中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
[4]  
经济长波论.[M].赵 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   对美国经济的再认识 [J].
华民 ;
王劲松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06) :40-45
[6]   萧条经济的回归: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J].
易纲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Z3) :5-7
[7]   长波、创新与美国的新经济 [J].
许永兵 ;
徐圣银 .
经济学家, 2001, (03)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