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不均等的影响因素:东、西部比较

被引:9
作者
刘霖 [1 ]
唐莲 [1 ]
秦宛顺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东西部; 不均等; 基尼系数;
D O I
10.19523/j.jjkx.2010.04.01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浙江、贵州两省为代表研究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回归模型对刻画经济发展不均等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就业率有助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并消减不均等的程度。在县域经济发展初期,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力提升金融信贷活动则更加重要。因此,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应根据各自经济发展阶段,采取最有效的政策和手段来发展县域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东部沿海县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其成因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54-1159
[2]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及其结构演化分析 [J].
胡新艳 ;
罗必良 ;
罗明忠 .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06) :76-80
[3]   我国县域经济差距的实证分析 [J].
刘寒波 ;
夏一丹 ;
龚莉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105-109
[4]   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 [J].
邹薇 ;
张芬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67-79+206
[5]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财贸经济, 2006, (02) :11-17+89+96
[6]   解释中国农村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一种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4, (08) :117-127
[7]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分析 [J].
郑炎成 ;
鲁德银 .
财经研究, 2004, (07) :121-129
[8]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9]   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 [J].
Sylvie Dmurger ;
杰夫·萨克斯 ;
胡永泰 ;
鲍曙明 ;
张欣 .
经济研究, 2002, (09) :14-23+92
[10]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