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刑事风险的制裁逻辑

被引:34
作者
孙道萃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刑事风险类型; 刑事责任边界; 网络平台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当前网络直播乱象频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治收效有限。《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安全法》《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相继颁行意义显著。网络直播裹挟大量刑事风险,网络主播、直播平台、监管部门、用户均是危险制造者。应根据主播的直播内容与形式、直播平台的法定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网络监管部门的法定监管职责、用户的参与形式,确定各方的刑事责任范围与制裁边界。网络直播牵扯出网络平台犯罪问题,应树立积极预防、必要的刑罚处罚思维并启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确认网络平台的新型犯罪主体地位并增设专门的网络罪名,有序推动网络刑法体系的知识变革,以整体上解决网络犯罪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131 +1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网络犯罪治理的基本理念与逻辑展开 [J].
孙道萃 .
学术交流, 2017, (09) :128-135
[2]   网络刑事禁止令制裁措施的创制 [J].
孙道萃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19 (04) :76-85
[3]   预防刑法的扩张及其限度 [J].
何荣功 .
法学研究, 2017, 39 (04) :138-154
[5]   网络平台犯罪的刑事制裁思维与路径 [J].
孙道萃 .
东方法学, 2017, (03) :83-93
[6]   2016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及2017年预测 [J].
靳高风 ;
王玥 ;
李易尚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3 (02) :1-9
[7]   传统犯罪网络化:归责障碍、刑法应对与教义限缩 [J].
梁根林 .
法学, 2017, (02) :3-13
[8]   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思考 [J].
陈兴良 .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6, (06) :8-12
[10]   谁应为互联网时代的中立行为买单? [J].
车浩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1)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