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储层孔隙差异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23
作者
张尚虎
汤达祯
王明寿
机构
[1]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 储集层; 煤分析; 孔隙; 系统; 差异; 影响; 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中孔隙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强烈影响着煤储层的吸附、解吸、扩散及渗透性。为查明影响沁水盆地 高煤级煤储层孔隙系统差异发育的主控因素,对采自该盆地北、中及南部6个市县13个矿区的40余件样品进行了 详细解剖研究。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发现煤相是该盆地煤储层孔隙系统在高煤层级阶段差异发育的主导控制因素, 而高煤级造就了该盆地煤储层孔隙系统总体上不利于煤层气产出的共同特征。煤相通过对该盆地高煤级煤储层 孔隙系统差异发育的直接控制而间接控制了储层吸附、解吸及渗流物性的优劣。在沁水盆地,活水泥炭沼泽相以 及森林泥炭沼泽相是形成有利储层的沉积环境,而干燥泥炭沼泽相一般难以形成有利的储层。由于沉积环境(煤 相)的剧烈频繁变迁导致了煤储层孔隙系统及相应的储层物性在纵向及横向上强烈的非均质性,给该盆地煤层气 的开发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207 +207-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块煤的孔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吕志发 ;
张新民 ;
钟铃文 ;
张遂安 ;
朱兆英 ;
李静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1, (03) :48-57
[2]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实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新民等译, 1998
[3]  
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钱凯等编著, 1996
[4]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
[5]  
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物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奥)薛定谔(A.E.Scheideggcr)著, 1982
[6]  
煤与瓦斯突出[M]. 中国工业出版社 , (苏)B.B.霍多特著,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