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间杂交主要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国栋
王金陵
孟庆喜
杨庆凯
吴忠璞
高凤兰
机构
[1] 东北农学院
关键词
Glycine max; G. gracilis; G. soja; 分离基因效应; 回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L) Merril×G. soja Sieb. and Zucc., G. max×G.gracilis Skvok Tzow)后代的性状表现及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以栽培大豆为轮回亲本的回交效应。结果表明:F1代育性不完全正常。上位性基因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传组成成分。种间杂交后代分离广泛,类型丰富。利用野生资源成败的关键在于亲本选配。回交是利用野生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半野生大豆的价值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野生大豆蛋白含量和性状间相关及通径分析 [J].
王金陵 ;
孟庆喜 ;
杨庆凯 ;
武天龙 ;
赵淑文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6, (01) :1-5
[2]   江苏大豆生态特性的研究 [J].
费家骍 .
大豆科学, 1985, (02) :91-104
[3]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的基因效应分析 [J].
陈恒鹤 .
大豆科学, 1984, (02) :91-100
[4]   野生和半野生大豆产量和蛋白质资源潜力的研究(Ⅰ)——中国春大豆区野生和半野生大豆光照生态反应的分析 [J].
王金陵 ;
孟庆喜 ;
武天龙 ;
赵淑文 ;
杨庆凯 ;
马占峰 ;
吴忠璞 ;
高凤兰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4, (03) :20-26
[5]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6]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