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亚热带红壤丘陵剌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 Trin.)草丛的群落学特点及其利用
被引: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孔德珍
杨宝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杨宝珍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
:
西北植物研究
|
1981年
/ 02期
关键词
:
刺芒野古草;
泰和;
Arundinella setosa Trin;
亚热带红壤;
群落学;
丘陵;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以刺芒野古草为主的草丛,为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广泛分布的草丛类型之一,特别在江西泰和丘陵坡地分布非常广泛,其所在地土壤干燥而瘠薄。群落的种类组成约有84种,以禾本科的种类(23种)最多。多年生草本是群落中最基本的生活型(占总种数的41%)。群落覆盖度一般为60%。每平方米种的饱和度为12—14种,以早中生丛生禾草占主要优势。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为3000—6000公斤/公顷(鲜草)。由于生境条件和人为利用程度的不同,在泰和可以划分为六个基本类型: 1.刺芒野古草十金茅草丛; 2.刺芒野古草十黄背草草丛; 3.刺芒野古草十细毛鸭咀草草丛; 4.刺芒野古草十鹧鸪草草丛; 5.刺芒野古草十四脉金茅草丛; 6.刺芒野古草十粗毛鸭咀草草丛。目前,该草丛的主要利用途径为割草和放牧,已出现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现象,看来在坡度较陡的地方应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使其逐渐恢复为森林植被,而在坡度平缓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考虑建立放牧场,并与人工种植牧草结合起来发展养牛业,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2]
广东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 1976
←
1
→
共 2 条
[1]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2]
广东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 197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