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与地壳厚度的变化

被引:21
作者
黄少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地壳厚度; 岩石放射性生热; 地慢热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的热流观测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出发,对1°×1°网格平均热流值(q)与地壳厚度值(M)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作为一个整体,q-M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111°E以东地区特别是在华北盆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按地壳厚度分组和按热流值分组的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特征,在所有“一分为二”(即只分成小于和大于等于某一指定值)的分组系列中,高值范围的算例都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直线斜率在0.4—2.8mW/(m2·km)的范围内,与国内外报道的地表岩石生热率值一致;而低值范围的算例均给不出清晰的相关关系.作者认为,上述统计结果是地壳岩石放射性生热贡献和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流在大地热流二元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的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 [J].
汪集旸 ;
黄少鹏 .
地震地质, 1990, (04) :351-363+366
[2]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的分布及其初步分析 [J].
黄少鹏 .
地震地质, 1989, (03) :17-26
[3]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统计分析 [J].
汪集旸 ;
黄少鹏 .
科学通报, 1988, (17) :1326-1329
[4]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 [J].
汪集旸 ;
黄少鹏 .
地质科学, 1988, (02) :196-204
[5]   华北北部地区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其与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关系 [J].
刘国栋 ;
刘昌铨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12) :1132-1140
[6]   亚洲大陆地壳厚度分布轮廓及地壳构造特征的探讨 [J].
王谦身 ;
武传真 ;
刘洪臣 ;
魏英 .
地震地质, 1982, (03) :1-9
[7]  
华北地热[M]. 科学出版社 , 陈墨香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