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

被引:4
作者
“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课题组
朋琳
机构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残差法; DEA; Malmquist指数法;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2019.03.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分别从区域和产业两个层面研究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区域层面,分别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索洛残差法和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11个省市的TFP。结果显示,2002—2016年,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11个省市TFP增速均保持先"M"后"N"型趋势;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在产业层面,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和服务业TFP。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工业TFP指数较高,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服务业TFP指数较高;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推动作用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要素禀赋异质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28个省市数据的分析 [J].
马洪福 ;
郝寿义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39-48
[2]   我国资本存量的重估及比较分析:1952-2012 [J].
雷辉 ;
张娟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7) :16-21
[3]  
The effects of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 rejoinder and new empirical evidence[J] . Cristiano Antonelli,Francesco Quatraro.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4 (2)
[4]   On measur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ingapore'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Renuka, M ;
Kalirajan, KP .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999, 6 (05) :295-298
[5]  
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分析 .2 王鑫. 宁波大学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