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分水对额济纳绿洲植被恢复效果的遥感监测

被引:12
作者
都瓦拉 [1 ]
邓晓东 [1 ]
玉山 [2 ]
那顺 [1 ]
郭瑞清 [1 ]
机构
[1]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2] 内蒙古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河下游; 分水; 额济纳绿洲; 遥感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6、2000、2002和2006年4个时期的TM数据,计算了额济纳旗绿洲的NDVI,根据NDVI大小划分裸露地、稀疏植被区、中等植被区和茂密植被区4个等级,对比分析黑河分水前后额济纳旗绿洲NDVI的面积变化,了解黑河分水对下游植被恢复的效果。结果表明:1996~2002年,额济纳旗绿洲植被一直处于退化阶段;2006年,经过黑河连续7a的分水,下游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黑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得到了缓解和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TM/ETM+遥感数据的地面相对反射率反演 [J].
李玉环 ;
王静 ;
吕春燕 ;
张继贤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45-551
[2]   黑河流域降水的时空特征及预报方法 [J].
曹玲 ;
窦永祥 ;
不详 .
干旱气象 , 2005, (02) :35-38+59
[3]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J].
郭铌 ;
梁芸 ;
王小平 .
中国沙漠, 2004, (06) :80-84
[4]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干旱气象, 2003, (03) :29-33
[5]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J].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肖洪浪 ;
李小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91-496
[6]   近50a来黑河流域水文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1998, (03) :43-48
[7]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马金珠,张惠昌.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6(03)
[8]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马金珠,张惠昌.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