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对长江悬沙中值粒径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褚忠信 [1 ]
翟世奎 [1 ]
章磊 [2 ]
董明明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
长江; 三峡水库; 蓄水; 泥沙; 中值粒径;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7.03.019
中图分类号
TV141 [泥沙性质、泥沙来源];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长江三峡水库分别在2003-06-01~06-10和10-25~11-05 2次蓄水,坝前水位分别达到135m和139m(吴淞高程)。通过三峡大坝上下游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和大通)蓄水后(2003~2005)的年均悬沙中值粒径分别与多年平均值以及蓄水前一年(2002)实测值相比较,分析了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对长江悬沙中值粒径的影像。结果显示,与2002年和多年平均值相比,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蓄水后(2003~2005)年均悬沙中值粒径偏小,而沙市站明显偏大。这很可能说明,三峡水库蓄水引起大量泥沙特别是粗颗粒泥沙在库区落淤,从三峡大坝下泻的非正常清水,导致宜昌站至沙市站之间的长江河道遭受到严重冲刷,从该段河道冲刷起来的粗颗粒泥沙随着变小的河道坡降和河水流速,又逐渐沉降在沙市和汉口之间的河道。这些结果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管理三峡水库以及各行业学者更好地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带来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水情影响分析 [J].
宁磊 ;
仲志余 .
人民长江, 2004, (12) :9-24+53
[2]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首发微震群活动 [J].
李胜乐 ;
严尊国 ;
薛军蓉 ;
王育 ;
廖武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4) :75-79
[3]   三峡工程泥沙研究进展综述 [J].
胡向阳 .
人民长江, 2000, (01) :23-25+58
[4]   三峡水库的来沙分析 [J].
季学武 ;
郭一兵 .
水利水电技术, 1998, (01) :40-43
[5]   建议三峡工程暂缓上马重新论证有关要害问题 [J].
李锐 ;
陆钦侃 ;
李驾三 ;
金永堂 ;
廖季立 ;
薛葆鼎 ;
庄启东 ;
田方 ;
林发棠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3, (05) :20-23
[6]   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并不清楚,很难解决 [J].
金永堂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3, (05) :24-25
[7]   关于三峡工程建议听一次反面意见 [J].
李锐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3, (03) :41-43
[8]   黄东海陆架悬浮体向其东部深海区输送的宏观格局 [J].
杨作升 ;
郭志刚 ;
王兆祥 ;
徐景平 ;
高文兵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2) :81-90
[9]   要辩证地看问题,三峡工程现在不能上马 [J].
李锐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2, (02) :27-34+80
[10]   中国陆棚海的地形及沉积类型的初步研究 [J].
秦蕴珊 .
海洋与湖沼, 1963, (01) :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