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结构性失衡下振兴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要素市场改革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叶玲 [1 ,2 ]
李心合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要素市场; 结构性失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我国以金融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逐利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内部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衡。在重大结构性失衡背景下,要重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动能,必须对要素市场进行改革与创新。关键是要从规范土地要素的供给、降低资本要素的融资成本、优化劳动力要素的激励机制和促进技术要素的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全面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完善实体经济的要素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振兴 [J].
刘志彪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35-41+59
[2]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和规律 [J].
刘志彪 .
江海学刊, 2017, (01) :27-32
[3]   要素市场扭曲与创新效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J].
戴魁早 ;
刘友金 .
经济研究, 2016, 51 (07) :72-86
[4]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制造业升级 [J].
吕政 .
财经问题研究, 2015, (10) :3-8
[5]   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 [J].
张杰 ;
周晓艳 ;
李勇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78-91
[6]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 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J] . Stijn Claessens,Erik Feijen,Luc Laeve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