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14
作者
李保平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社会排斥; 社会权利; 社会和谐;
D O I
10.15939/j.jujsse.2008.02.015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以社会关系为核心范畴,以权利、参与等概念为视角,采用多维、综合、动态的方法,着重围绕劳动力市场研究失业、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关系,凸显非经济性或社会机制动因,回应全球化与后工业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的新变化,"范式"性地解释了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新的贫困与社会不平等问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同样遇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类似的问题。虽然问题形成的背景、内在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式会有差异,但是,梳理与检视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并与中国转型要素相比较,确定其普遍与特殊意义,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开拓思路的积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 [J].
托尼·阿特金森 ;
丁开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8-15
[2]   论社会排斥 [J].
阿马蒂亚·森 ;
王燕燕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1-7
[3]   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 [J].
曾群 ;
魏雁滨 .
社会学研究, 2004, (03) :11-20
[4]  
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3
[5]  
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2
[6]  
贫困与饥荒[M]. 商务印书馆 ,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1
[7]  
社会政策[M]. 华夏出版社 , 唐钧主编, 2001
[8]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 新华出版社 , (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 1997
[9]  
Social welfare and competitiveness[J] . Ian Gough.New Political Economy . 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