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13
作者
袁肇凯
黄献平
曹金枝
胡志希
简亚平
机构
[1]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 冠状微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大鼠模型、心肌缺血 (MCI)大鼠模型和假手术后大鼠3组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大鼠冠状微循环荧光变化时间及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心肌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心肌组织钠 -钾 -ATP酶 (Na + -K + -ATPase)、心肌组织钙 -ATP酶 (Ca2 + -ATPase)、血清肌酸激酶 (CK)活性、血浆血栓素B2(TXB 2)和血浆6-酮 -前列环素F1α(6 -K -PGF1α)含量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较之MCI模型组和假手术后组 ,①CIRI模型组大鼠右室前壁外层、左室前壁中内层、室间隔前2/3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均明显减少 ;心脏表面荧光出现时间 (AT)、密布时间 (FT)和饱和时间 (ST)均延长 (均P<0.05或<0.01)。②CIRI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而NO含量减少 ;血浆6 -K -PGF1α含量下降 ,而TXB2 含量显著升高 ;Na + -K + -ATPase和Ca2 + -ATPase活性均降低 ,而血清CK水平升高(均P<0.05或<0.01)。③CIRI模型组大鼠心脏左室前壁中内层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与MDA、NO、TXB2、6 -K -PGF1α、Ca2 + -ATPase、CK等6项指标的变化都有相关关系 (均P<0.05或<0.01) ,与这6项指标的阳性率亦相同 (均P>0.05)。结论冠状微循环障碍是CIRI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CGRP改善体外循环中心脏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肌微循环 [J].
李炘 ;
陈张根 ;
贾兵 ;
钱睿哲 ;
张国平 ;
金惠铭 .
中国微循环, 1999, (01) :16-18
[2]   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处置时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 [J].
冯小平 ;
龙建军 ;
骆秉铨 ;
吴良金 ;
朱瑞华 ;
经先振 .
中国微循环, 1998, (04) :216-219
[3]   依那普利拉对大鼠缺血再灌心肌的作用 [J].
梁子敬,陈力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6, (02) :194-197
[4]  
体液因素和血液循环病理生理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吴其夏主编, 1991
[5]  
微循环的理论和应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文杰等 主编, 1987
[6]  
微循环[M]. 科学出版社 , 田牛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