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性与现代性:乡村学校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

被引:19
作者
谭敏
机构
[1] 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乡土性; 现代性; 乡村学校; 文化自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乡土性与现代性是乡村学校的两种重要属性:乡土性夯实着乡村学校的文化根基,现代性映衬着乡村学校的时代意识。百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变革一直在乡土性与现代性价值之间摇摆,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了乡村学校文化意蕴的失落,导致乡土文化的背离和乡村教师的去农化,引发了人们对乡村学校现代化改造的困惑与质疑。在多元现代性理论的框架下,乡村学校应走出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城市的对立与冲突,从特色、合作、均衡、参与等四重维度弥合乡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裂痕。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文化问题,只有提高乡村学校的文化自觉,将其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性枢纽,才能构筑起"乡村-学校"一体的文化生态观,这是乡村教育避免地位边缘和文化剥离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费孝通文集[M]. 群言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9
[2]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Confucian’East Asia. Tu Weiming. Daedalus:Journal ofthe American Acad-emy ofArts and Sciences . 2000
[3]  
潘光旦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潘光旦著], 2000
[4]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European,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isenstade,Shmuel N. Brill . 2002
[5]  
乡土重建. 费孝通. 观察社 . 1948
[6]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商务印书馆 ,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Calinescu)著, 2002
[7]  
福柯集[M]. 上海远东出版社[(法)福柯著], 2003
[8]  
潘光旦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潘光旦著], 2000
[9]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 [J].
丁永祥 .
江西社会科学, 2008, (11) :212-214
[10]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刘铁芳,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