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液中TNF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山莨菪碱的作用

被引:6
作者
李玉珍
刘育英
赵秀梅
王录焕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循环研究室
[2] 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研究室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淋巴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山莨菪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05.971 [外科休克];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山莨菪碱的作用。方法:由颈总动脉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经乳糜池插管收集淋巴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淋巴液中TNF和IL-6的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后,TNF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失血1h升高最明显,是失血前的1.71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IL-6的高峰出现休克1~2h,与失血前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失血1h后,回输全部失血并给予山莨菪碱治疗,发现TNF和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后淋巴液TNF和IL-6水平升高是导致淋巴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莨菪碱对TNF和IL-6生成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0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