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86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刘鸿亮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浮游植物; 水力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5 [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4月的水生生物调查,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水力学与营养盐条件变化对库区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为优势种,2003年10月数量介于2.02×104~31.6×104个/L之间,与未蓄水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004年4月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发生较大变化,部分断面浮游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总体介于3.18×104~16 288×104个/L之间。通过对浮游植物与水力学条件、营养盐水平的关系分析,发现蓄水前后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与所形成的空间差异是造成浮游植物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偏高的营养盐水平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根据流速差异将库区水体划分为河流型水体、过渡型水体、湖泊型水体三种类型,对比分析表明过渡型水体和湖泊型水体的浮游植物数量在二期蓄水后增加较多,它们是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暴发的敏感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Temporal changes in phytoplankt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t the Turkwel Gorge Reservoir; Kenya.[J].Kiplagat Kotut;Lothar Krienitz;Francis M. Muthuri.Hydrobiologia.1998, 1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孟 ;
邬红娟 ;
马经安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477-481
[5]   汉江水华水文因素作用机理——基于藻类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J].
王红萍 ;
夏军 ;
谢平 ;
窦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3) :282-285
[6]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主要诱发因子分析 [J].
李锦秀 ;
廖文根 .
科技导报, 2003, (09) :49-52
[7]   长江云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浮游植物初步调查 [J].
唐毅 ;
刘建虎 ;
唐洪玉 ;
李涛 ;
刘绍平 ;
陈大庆 .
淡水渔业, 2003, (03) :32-35
[8]   长江三峡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规划意见 [J].
E.B.波鲁茨基 ;
王乾麟 ;
陈受忠 ;
王士达 ;
刘荃瑞 ;
伍献文 ;
戈敏生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9, (0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