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的进展与比较

被引:7
作者
胡二邦
姚仁太
宣义仁
辛存田
机构
[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2]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
[3] 太原
关键词
核事故; 后果评价; 大气扩散; 动态食物链; 防护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73 [辐射事故];
学科分类号
082704 ; 1402 ;
摘要
对国内外若干主要的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 ,如美国的 ARAC、日本的 SPEEDI、欧共体的 RODOS、中国的CRODOS等的性能进行了概述与比较。对核事故后果评价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如大气扩散模型、动态食物链模型、防护措施、干预水平及计算防护措施有效性中所需的屏蔽因子、居址因子等的国内外概况与进展进行了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25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RODOS4.0与RODOS的未来发展 [J].
曲静原 ;
曹建主 .
辐射防护, 2002, (04) :193-199+206
[2]   大气环境研究若干领域的动态与进展 [J].
胡二邦 .
辐射防护通讯, 2001, (06) :13-21
[3]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J].
田钢 ;
王醒宇 .
辐射防护, 2001, (04) :208-212+218
[4]   大亚湾地区建筑物辐射屏蔽因子的计算 [J].
胡二邦 ;
高占荣 .
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9, (S4) :394-417
[5]   一个预测核事故后果的动态食物链模式与程序 [J].
胡二邦 ;
高占荣 ;
张和原 ;
卫为强 .
生态学报, 1998, (04) :84-91
[6]   应用分段烟羽模式估算秦山核电厂(二期)设计基准事故概率后果 [J].
胡二邦 ;
高占荣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2) :71-77
[7]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模式估算国际比对 [J].
胡二邦,刘兴增,张和原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4) :262-265
[8]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胡二邦主编, 2000
[9]  
Assessment of gamma fields inside building in an urban area resulting from external radio nuclides deposition .2 Graf O,Bauer A. Nuclear Techn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