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部植被景观观赏季划分的物候学基础

被引:13
作者
陶泽兴 [1 ,2 ]
葛全胜 [1 ]
王焕炯 [1 ,2 ]
戴君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物候; 植被景观; 观赏季; 气温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12个站点多种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和叶全变色期观测数据,通过统计物候期的频率分布划分了上述3种物候期的观赏季节,分析了过去50年最佳观赏日的变化趋势,为旅游管理部门及游客的游憩活动安排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最佳观赏日在不同站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展叶最佳观赏日范围为3月16日(桂林)到5月5日(哈尔滨);开花最佳观赏日从4月3日(昆明)到5月24日(牡丹江);叶变色最佳观赏日从10月1日(牡丹江)到11月30日(上海)。展叶、开花最佳观赏日和纬度显著正相关,叶变色最佳观赏日和纬度显著负相关;2部分站点过去50年最佳观赏日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北京和西安,展叶和开花最佳观赏日都以超过1.6天/10年的趋势显著提前,而叶变色最佳观赏日显著推迟(北京:1.6天/10年;西安:2.1天/10年)。3观赏季起止时间和最佳日期受站点气温控制。展叶、开花最佳观赏日与站点春季(3-5月)气温显著负相关。站点春季气温每升高1°C,展叶和开花最佳观赏日分别提前4.02和4.04天。叶变色最佳观赏日与站点秋季(9-11月)气温显著正相关,在空间上对气温响应的敏感性为2.98天/°C。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J].
张爱英 ;
王焕炯 ;
戴君虎 ;
丁德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25 (04) :483-492
[2]  
The Response of First Flowering Dates to Abrupt Climate Change in Beijing[J]. 白洁,葛全胜,戴君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3)
[3]   西安木本植物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J].
白洁 ;
葛全胜 ;
戴君虎 ;
王英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11) :1274-1282
[4]   近20年气候变暖对北京时令旅游的影响——以北京市植物园桃花节为例 [J].
马丽 ;
方修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3) :313-319
[5]   旅游物候课程设计 [J].
张明庆 ;
杨国栋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3-74+58
[6]   树木花期预报的花芽形态测量法研究——以大山樱花期预报为例 [J].
张明庆 ;
杨国栋 ;
许晓波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4) :610-614
[7]   植物物候期的频率分布型及其在季节划分中的应用 [J].
陈效逑 ;
曹志萍 .
地理科学, 1999, (01) :22-28
[8]  
植物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允菲, 2011
[9]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等编, 1993
[10]  
实用农业气象学[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日)三原义秋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