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

被引:21
作者
李林
肖君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中国宪法; 宪政; 人民主权; 公权力;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3.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人类政治智慧的发明中 ,宪政是最有可能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和公正 ,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现代宪政蕴含的逻辑至少包括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机关优位、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等方面。我国现行宪法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 ,但仍存在着宪法价值取向上国家主义至上和过于理想化倾向、宪法基本原则表述不明确、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保障乏力、国家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秩序缺位和面临宪法实施困境等宪政缺失。对此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正视 ,以弥合宪法与宪政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宪法原则 [J].
莫纪宏 .
中国法学, 2001, (04) :49-57
[2]   加入世贸组织给宪法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 [J].
范毅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 (01) :97-100
[3]   程序与宪政 [J].
谢维雁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32-41
[4]   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制约 [J].
赵世义 .
法学评论, 1999, (03) :10-16+98
[5]   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J].
林来梵 .
法学, 1999, (03) :15-22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2
[7]  
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程竹汝著, 2001
[8]  
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 法律出版社 , 莫纪宏著, 2001
[9]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 华夏出版社 , (美)莱斯利·里普森(LeslieLipson)著, 2001
[10]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