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丁青宗白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洋中脊叠加洋岛的成因

被引:13
作者
韦振权 [1 ]
夏斌 [1 ]
周国庆 [2 ]
钟立峰 [1 ]
王冉 [1 ]
胡敬仁 [3 ]
陈国结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宗白蛇绿混杂岩;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 洋中脊; 丁青; 西藏;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02.007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宗白蛇绿混杂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地区,是丁青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定该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宗白蛇绿混杂岩存在两套成因不同的岩石。混杂岩中的玄武岩和辉长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可能与来自地幔深部的“热点”作用有关。而混杂岩中的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形成于洋中脊(洋内弧后盆地扩张中心)环境,并有受“热点”作用影响的印记;具有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的方辉橄榄岩则代表了洋内岛弧的基底残片,是已经亏损的地幔再次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后的残留物。这两套不同成因的岩石在板块汇聚过程中一起构造侵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辉绿岩中锆石SHRIMP测年
    钟立峰
    夏斌
    周国庆
    张玉泉
    王冉
    韦栋梁
    杨之青
    [J]. 地质论评, 2006, (02) : 224 - 229
  • [2] 仁布蛇绿混杂带洋岛型辉绿岩地球化学:藏南特提斯洋内热点
    王冉
    夏斌
    胡敬仁
    周国庆
    韦栋梁
    王茜
    [J]. 地球化学, 2006, (01) : 41 - 54
  • [3] 蛇绿岩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思考
    史仁灯
    [J]. 地质论评, 2005, (06) : 681 - 693
  • [4] 1∶25万比如县幅、丁青县幅、嘉黎县幅、边坝县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Xiz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Xiz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Lhasa Xizang China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 96 - 99
  • [5]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王忠恒
    王永胜
    谢元和
    孙忠纲
    鲁宗林
    曲永贵
    李存直
    姜雪飞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 155 - 162
  • [6]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地幔岩中首次发现超高压矿物方铁矿和自然铁
    白文吉
    杨经绥
    施倪承
    方青松
    代明泉
    熊明
    颜秉刚
    [J]. 地质论评, 2004, (02) : 184 - 188
  • [7] 西藏丁青蛇绿岩特征、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王玉净
    王建平
    刘彦明
    李秋生
    裴放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 (04) : 417 - 420
  • [8] 西藏丁青弧前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刘文斌
    钱青
    岳国利
    李秋生
    张旗
    周美付
    [J]. 岩石学报, 2002, (03) : 392 - 400
  • [9] 西藏班公湖-丁青蛇绿岩带东段侏罗纪盖层沉积的地层划分
    王建平
    刘彦明
    李秋生
    岳国利
    裴放
    [J]. 地质通报, 2002, (07) : 405 - 410
  • [10]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J]. 地球化学, 1996, (06) : 552 -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