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的成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

被引:6
作者
薛伟贤 [1 ]
张飞燕 [1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形成原因; 测度; 弥合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从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与贡献,并发现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面认识的现象,未来应着重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及测度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数字鸿沟的内涵、成因及其对策探讨 [J].
王云生 .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 (04) :16-18
[2]   我国数字鸿沟的空间表现及原因分析 [J].
王俊松 ;
李诚 .
情报科学 , 2006, (11) :1620-1625
[3]   信息分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J].
张立彬 ;
杨军花 .
情报科学, 2006, (11) :1611-1614+1619
[4]   全国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 [J].
苏君华 ;
孙建军 ;
不详 .
情报科学 , 2005, (06) :817-822
[5]   空间位置对美国数字鸿沟影响分析 [J].
袁勤俭 ;
黄奇 ;
朱庆华 .
情报杂志, 2004, (09) :65-67
[6]   中国网络经济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J].
薛伟贤 ;
冯宗宪 ;
王健庆 .
中国软科学, 2004, (08) :51-59
[7]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研究 [J].
燕金武 .
图书馆建设, 2004, (04) :1-4
[8]   我国数字鸿沟现状及其跨越 [J].
甘甜 .
情报科学 , 2004, (05) :625-627
[9]   从我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看数字鸿沟问题——对CNNIC最近6次互联网信息资源调查报告的分析 [J].
朱莉 ;
朱庆华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05) :34-38
[10]   中国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现状与对策 [J].
杨琳 ;
李明志 .
软科学, 2002, (04)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