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财力均等化的库兹涅兹拐点到来了吗?财税包干、分税制和地区财力均等化

被引:5
作者
张光 [1 ,2 ,3 ]
庄玉乙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财力省际分布; 库兹涅兹曲线; 分税制; 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7 [地方财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地区财力均等化的库兹涅兹拐点到来了吗?此研究对这个问题回答基本是肯定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财力省际分布经历了两个库兹涅兹倒U曲线,分别对应于财政包干时期和分税制时期。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决定两个倒U曲线形成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在财政包干时期,地区财力分布的不平等的降低,主要是由财税包干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表面产物。在分税制时期,税收返还制度的采用,导致人均财政支出省际分布基尼指数再度上升。但这个制度大大地促进了地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发展经济的努力,并且使中央在收入增量中始终分享大头,从而使税收返还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最终导致地区间财力分布在2003年到达库兹涅兹曲线的顶点(拐点)。在可预计的将来,中国地区间财力分布将继续朝着均等化的方向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39+178 +178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1949-2009) [J].
张光 .
公共行政评论, 2009, 2 (06) :26-57+202
[2]   改革是共和国财政六十年的主线(下) [J].
项怀诚 ;
马国川 .
读书, 2009, (10) :16-28
[3]   改革是共和国财政六十年的主线(上) [J].
项怀诚 ;
马国川 .
读书, 2009, (09) :3-15
[4]   “分税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在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专家论坛”上的报告 [J].
项怀诚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11
[5]   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潘天舒 .
教育与经济, 2000, (04) :36-44
[6]  
中国的经济制度[M]. 中信出版社 , 张五常, 2009
[7]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李萍, 2006
[8]  
Defective institu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lesson from China, 1980–1993[J] . Shaoguang Wang.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 2002 (2)
[9]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J] . Gabriella Montinola,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World Politics . 1995 (1)
[10]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
Kuznets, Sim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 (0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