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于前进
孔佩艳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全军血液病中心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EPO; HIF-1; 易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4.3 [高空病、高山病、血氧缺乏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引发慢性高原心脏病、高原肺动脉高压等慢性高原病的基础病症,目前在慢性高原病的防治中越发受到关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是探讨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低氧诱导因子-1引导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被证实是引发本病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内在的发病机理。本文综合各种学说及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诠释该病的发病机制和与其发病相关的易感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EPAS1基因rs6756667及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性研究 [J].
陈郁 ;
蒋春华 ;
罗勇军 ;
刘福玉 ;
高钰琪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 37 (12) :1120-1124
[2]   藏族人群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强因子低氧诱导区多态性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分析 [J].
萨珍 ;
次仁白珍 ;
欧珠旺姆 ;
次仁央宗 ;
次仁布芷 ;
杨锋 ;
张世馥 .
西藏医药杂志, 2012, 33 (03) :1-3
[3]   血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J].
罗勇军 ;
刘福玉 ;
陈丽 ;
后显华 ;
周其全 ;
蒋春华 ;
廖卫公 ;
高钰琪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1) :1176-1177
[4]   血细胞VHL基因拷贝数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相关性研究 [J].
罗勇军 ;
刘福玉 ;
陈丽 ;
后显华 ;
高钰琪 .
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 (04) :410-412
[5]   移居高原早期中性粒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学变化 [J].
罗勇军 ;
刘福玉 ;
后显华 ;
蒋春华 ;
高钰琪 .
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 (01) :12-14
[6]  
不同低氧暴露对大鼠有氧代谢潜能的影响[J]. 路瑛丽,赵鹏,冯连世,徐建方,朱珂,宗丕芳.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0(03)
[7]   青海海西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调查分析 [J].
张朝霞 ;
赵兰君 ;
王东林 ;
周永强 .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1) :2021-2022
[8]   慢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安文静 ;
高芬 .
医学综述, 2009, 15 (14) :2153-2154
[9]   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性研究 [J].
青格乐图 ;
耿排力 ;
吕同德 ;
哈小琴 ;
吴洪福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 25 (03) :240-242+246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 [J].
孙乃同 ;
贾乃镛 ;
顾明 ;
王纯斌 ;
卞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11) :2197+2206-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