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目标的激光主动探测距离分析

被引:5
作者
秦楷
韩绍坤
曾春辉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关键词
“猫眼”效应; 光电传感器; 激光主动探测; 探测距离; 仿真;
D O I
10.13741/j.cnki.11-1879/o4.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TN247 [光检测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3 ; 080401 ; 080901 ;
摘要
激光对光电传感器主动探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的。最大探测距离是探测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影响探测距离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激光发射束散角、CCD灵敏度、大气能见度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最大探测距离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探测距离随激光发射束散角的减小、CCD灵敏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大气能见度的增强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猫眼”探测光学环路的功率密度计算 [J].
张翼 ;
刘文兵 ;
林国栅 ;
李轶国 .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7, (03) :5-7+12
[2]   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仪的研制 [J].
程寅 ;
陆亦怀 ;
连翠华 ;
王缅 ;
方武 ;
陈军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6, (04) :59-63
[3]   地面“猫眼”目标激光探测距离分析 [J].
郑荣山 .
光电技术应用, 2005, (04) :16-19
[4]   激光主动侦察作用距离评估 [J].
赵铭军 ;
胡永钊 ;
曾小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01)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