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

被引:37
作者
崔卓兰 [1 ,2 ]
宋慧宇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方式; 服务理念; 多元主体;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9 [工商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摘要
传统以强制为基础的单一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这种食品监管方式的滞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政府自身特性和能力的局限,也有中国现实条件下制度的惯性依赖。因此,在服务型行政场景下,探索多元主体参与、非强制性、更多融入专业技术与激励机制的多元监管方式殊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157 +1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非强制行政的价值分析 [J].
崔卓兰 ;
卢护锋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3) :246-253
[2]   不确定性与认知欠缺导致欠发达国家的政府失灵 [J].
哈米德·豪斯塞尼 ;
万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2) :34-38+97
[3]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精神重塑 [J].
吴锦良 .
浙江社会科学, 1996, (03) :31-34
[4]  
有效监管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N]. 谢地,郭进伟.光明日报. 2004
[5]  
权利革命之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08
[6]  
市场,还是政府[M]. 重庆出版社 , (美) 沃尔夫 (Wolf, 2007
[7]  
信用政府的逻辑[M]. 学林出版社 , 何显明, 2007
[8]  
论政府激励性管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志斌著, 2002
[9]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 2001
[10]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 中国物资出版社 , (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