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依据与发展规划

被引:4
作者
董藩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 经济增长; 工业结构; 边境贸易; 跨境投资; 移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的空间经济战略转变将带来宏观经济效率的损失 ,而从长远来看 ,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是追赶发达国家的需要。为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上解决公平与效率的两全问题 ,应加大沿边开放力度 ,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即应以中国境内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六省、区为前沿地带 ,加强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等 1 4个境外接壤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从长远来看甚至与整个俄罗斯、蒙古、中亚、西亚、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地区的跨境合作。沿边境内外广大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 ,在市场状态上存在明显的供需对接冲动 ,又具有客观的技术梯度以及由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渊源、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非经济因素构成的有利气候 ,构建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条件已经具备。实施这一空间经济战略既可促进西部开发 ,又对确保未来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意义重大。在这一战略模式下 ,必须在工业结构调整、边境贸易、跨境投资、移民实边等方面做好相应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工业化进程学说:对世纪之交“增长速度之谜”的一种新解释 [J].
董藩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07) :10-15
[2]   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J].
潘文卿 .
电力技术经济, 2000, (02) :72-72
[3]  
西部主导产业选择:重工业是科学决策吗? ──兼谈双向环流战略之思路[J]. 董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01)
[4]   双向经济环流战略的提出与立论依据——西部双向经济环流开发战略新构想(之一) [J].
李学良 ;
张庆昉 ;
董藩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0, (01) :1-6
[5]  
世纪之争[M]. 新华出版社 , 程超泽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