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研究——管理层贡献和控制权溢价的量化及实证检验

被引:9
作者
陆跃祥
王延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定价; 管理层贡献; 控制权溢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重组的工具,自引进我国以来受到了众多争议,其中又以定价问题为这些争议的焦点。本文从MBO定价的依据问题切入,对MBO定价的两大难点“管理层贡献”和“控制权溢价”进行了量化并给出定价模型。然后,通过20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MBO都是围绕每股净资产进行定价。而且,政府在出让股份时考虑到管理层历史贡献,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抵扣”。但是,这种“抵扣”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量化,说明在价格谈判时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多。此外,在定价时没有考虑控制权溢价,成交价格有“缩水”的嫌疑。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管理层收购(MBO):理论与实际应用 [J].
张多中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03) :31-34
[2]   MBO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J].
聂文忠 ;
张辉波 .
华南金融研究, 2003, (02) :64-67
[3]   公司价值理论与股票定价 [J].
孙国茂 .
经济学动态, 2002, (02) :30-34
[4]   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3) :4-17
[5]  
Private benefits from control of publiccorporations .2 Shleifer,and Vishn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