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与雷公藤内酯醇联合治疗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19
作者
戴春笋
刘志红
陈惠萍
周虹
王建平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
[3] 不详
[4]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
关键词
大黄素; 雷公藤内酯醇;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大黄素及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  方法 :建立大鼠自相期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五组 :大黄素组 (2 0 0mg/kg·d-1) ,雷公藤内酯醇 (2 0 0 μg/kg·d-1)加大黄素组 (2 0 0mg/kg·d-1) ,雷公藤内酯醇组 (2 0 0 μg/kg·d-1) ,肾炎未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肾毒血清后 6h内开始灌胃给药 ,对照组仅给等量的水。定期观察一般情况 ,并测定尿蛋白水平 ,4周后宰杀大鼠 ,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1)大鼠肾炎模型 :大鼠注射抗血清后 2 4h内即出现大量的尿蛋白 ,其后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4周后肾炎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中细胞浸润增多 ,新月体数明显增加 ,间质中可见较多的蛋白管型 ,无明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检查见兔抗鼠IgG沿肾小球基底膜线性分布。观察期间大鼠血肌酐水平有轻度升高。 (2 )药物疗效 :药物治疗后大鼠尿蛋白水平 ,肾小球细胞总数及新月体数较肾炎对照明显减少。两药联用组尿蛋白水平及新月体数降低最为明显。各治疗组间体重及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别。  结论 :大黄素和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改善抗GBM肾炎大鼠的肾脏病变 ,两药联用后疗效明显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活化程度的关系 [J].
戴春笋 ;
杨俊伟 ;
陈朝红 ;
刘志红 ;
黎磊石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05) :37-40
[2]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新疗法——雷公藤多甙新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J].
戎殳 ;
胡伟新 ;
刘志红 ;
唐政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05) :3-8+103
[3]   雷公藤内酯醇降低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 [J].
刘浩 ;
刘志红 ;
章精 ;
杨俊伟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04) :8-11+105
[4]   雷公藤内酯醇抗同种异体移植物急性排异反应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杨俊伟 ;
樊忠民 ;
戴春笋 ;
王建平 ;
刘志红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7, (03) :14-20+104
[5]   4298例成年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 [J].
黎磊石 ;
关天俊 ;
刘志红 ;
俞雨生 ;
唐政 ;
陈惠萍 ;
王庆文 ;
姚小丹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7, (02) :3-9+100
[6]   大黄影响φIL-1及TNF产生的体外观察 [J].
胡伟新 ;
黎磊石 ;
姚健 .
金陵医院学报, 1991, (04) :404-407+435
[7]  
Theglomerularresponseofinjury :progressionorresolution. JohnsonRJ. Kidney International . 1994
[8]  
Cytokines, mesangial cell activation and glomerular injury. Sedor JR, Konieczkowski M, Huang S, et al. Kidney Internationa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