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33
作者
邬侠
孙尚如
胡勇
卢祥国
机构
[1] 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3]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河南 南阳
[4] 河南 南阳
[5] 黑龙江 大庆
[6] 黑龙江 大庆
关键词
双河油田; 地质特征; 聚合物; 聚合物驱; 剩余油分布;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今后几年里,河南双河油田几个注聚区块将陆续完成后续水驱,聚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油田技术决策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而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于合理选择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措施十分重要。针对矿场的实际需求,通过分析河南双河油田地质资料,研制出具有该油田典型地质特征的3种物理模型,并在其上对影响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层非均质性、聚合物溶液粘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聚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其中,低渗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为33.0%~52.2%。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77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核磁成像实验研究 [J].
孙尚如 ;
何先华 ;
邬侠 ;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4) :61-63+78
[2]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矿场实践及经济效益浅析 [J].
樊中海 ;
吕连海 .
河南石油, 1999, (06) :1-6+59
[3]   聚合物驱油之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卢祥国 ;
高振环 ;
赵小京 ;
闫文华 ;
王为民 .
石油学报, 1996, (04) :55-61
[4]   人造岩心渗透率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J].
卢祥国,高振环,闫文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4) :53-5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