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作用在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7
作者
李院生
卢焕章
陈晓枫
李兆麟
机构
[1] 中国极地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复旦大学
[4] 中山大学
关键词
地球内部流体,流体作用,地球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1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地球内部流体存在的若干事实、流体总量的估计、地球内部流体作用和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地球内部流体研究的意义,指出把流体作用作为地球动力学演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端员去研究岩石圈的动力学演化,抓住流体与运动这根主线,着重研究解决流体作用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提出和建立较完善的地球岩石圈动力学演化模型,这应是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提出了应重视的8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起源于地球深部的济阳拗陷CO2气藏 [J].
郑乐平 ;
冯祖钧 ;
徐寿根 ;
廖永胜 .
科学通报, 1995, (24) :2264-2266
[2]   1.5~5.0GPa压力下冰-水平衡的超高压差热研究 [J].
徐有生 ;
谢鸿森 ;
郑海飞 ;
郭捷 ;
张月明 ;
徐惠刚 .
科学通报, 1995, (23) :2175-2177
[3]   超临界水的特性及其对地球深部物质研究的意义 [J].
徐有生,侯渭,郑海飞,谢鸿森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5) :445-449
[4]   地幔中水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进展 [J].
徐有生,谢鸿森,宋茂双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4) :353-359
[5]   流体熔融包裹体 [J].
卢焕章 .
地球化学, 1990, (03) :225-229
[6]   楚雄盆地中东部禄丰-楚雄一带的二氧化碳气及其成因 [J].
戴金星 ;
桂明义 ;
黄自林 ;
关德师 .
地球化学, 1986, (01) :42-49
[7]   我国六合、张家口碱性玄武岩内橄榄岩包体中的高密度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 [J].
夏林圻 .
矿物学报, 1984, (02) :133-142+202
[8]  
地球物质研究[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谢鸿森等译,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