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劳动者维权行动的制度选择

被引:6
作者
董保华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2] 中国劳动法研究会
[3]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
关键词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两元社会结构; 三元社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重庆市计程车停运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劳动者"自下而上"自发维权行动的担忧,尤其是"停运"组织者被定性为黑社会性质后,"自上而下"的维权方式作为一种矫正机制日益发展,并形成上帮下、上促下、上管下、上代下等诸多形式。事实上,当前的"自下而上"形式与"自上而下"形式,都是基于"个人-政府"两元社会结构的思考,这种类似的路径选择,会导向类似的结果。只有将社会团体置于第三法域的思维中,才可能得到合理的梳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激烈博弈下的《劳动合同法》[J]. 杨中旭.中国新闻周刊. 2006(21)
[2]   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 [J].
董保华 .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2, (01) :51-54
[3]  
劳权保障与劳资双赢[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常凯, 2009
[4]  
第三域的兴起[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亚平, 1998
[5]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77
[6]  
经济法中的社团 .2 郑少华. 第七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 . 2005
[7]  
《北京市工会经费[筹备金]税务代收试点工作管理办法》 .2 .
[8]  
关于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意见 .2 . 2008